泽豪时报

央行开展 14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稳定市场流动性

发布日期:2025-07-15 16:45:19   浏览量 :53
发布日期:2025-07-15 16:45:19  
53

2025 年 7 月 14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将于 7 月 15 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 14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 个月期操作量为 8000 亿元,6 个月期操作量为 6000 亿元。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对当前金融市场格局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买断式逆回购是一种特殊的交易行为,即债券持有人(正回购方)将债券卖给债券购买方(逆回购方),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格从逆回购方购回相等数量同种债券。该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期限不超过 1 年。其回购标的较为丰富,涵盖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从市场背景来看,7 月的流动性环境较为复杂。当月共有 12000 亿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其中 3 个月期到期量为 7000 亿,6 个月期到期量为 5000 亿。此外,7 月 15 日有 1000 亿元 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7 月 25 日还有 2000 亿元 MLF 到期,再加上临近税期,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有所增加。在政府债券持续处于发行高峰期阶段,央行此时开展大规模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意图十分明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在 5 月央行降准释放约 10000 亿元长期流动性基础上,近两个月央行连续实施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方面,这有助于在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保障债券市场的平稳运行,避免因流动性紧张而引发市场波动。另一方面,也释放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强化逆周期调节。通过增加市场流动性,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促进投资和消费,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称,买断式逆回购具有独特优势。它超越了传统工具,能够直接补充基础货币,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通过 “买断 + 回购” 机制,央行资产负债表得以主动扩张,直接向市场注入 3 个月或 6 个月期限的长期流动性,相比传统的 MLF 更具灵活性。而且,操作利率若低于市场水平,可压低银行体系边际资金成本,进而传导至企业融资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此外,买断式操作不依赖银行质押品质量,这对缓解中小银行 “资产荒” 压力具有积极作用,推动信贷资源向普惠、科创等重点领域倾斜。

此次操作在市场上引起了积极反应。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临近税期,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供给了 1.4 万亿元基础货币,夯实了流动性充裕、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的基础。市场预期得到稳定,资金面紧张的担忧得到缓解。同时,自 6 月以来,央行将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的披露时点由月末提前至操作前,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也发挥出了预期引导作用,使投资者对未来流动性的预期更为明确。王青认为,这表明每月买断式逆回购已从月末披露转变为月中披露,货币政策操作透明度增加,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能够更为有效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展望未来,王青预计对于本月将到期的 3000 亿元 MLF,央行加量续做的可能性较大。这意味着央行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 MLF 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长期流动性。在上半年宏观经济稳中偏强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仍坚持支持性立场,通过优化市场流动性的期限结构,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好支持,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opyright © 2025 柘城县泽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人:王世豪
联系电话:03702052218
联系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老街
泽豪时报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