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 股市场的跌宕起伏中,妖股的出现总是能吸引无数投资者的目光,成为市场焦点。近期,天普股份(605255.SH)宛如一匹黑马,连续走出 12 个涨停板,股价从原本的价位一路飙升,涨幅高达 200% 以上,其走势之凌厉,令人咋舌。然而,随着股价的疯狂上涨,一系列围绕它的谜团也逐渐浮出水面,尤其是股价暴涨背后提前潜伏的身影,更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质疑与关注。
妖股崛起之路
天普股份并非一开始就展现出妖股特质。今年年初,其股价虽有过 2 月 18 日至 19 日连续三个涨停的短暂上扬,但随后便陷入回调。5 月 27 日至 6 月 6 日,股价有过近 24% 的涨幅后,又进入横盘震荡阶段,彼时市场并未对其有过多特别关注。直到 7 月 10 日,天普股份的股价异动初现端倪,从 19 元左右开始连续上涨,成交量也逐步放大。7 月 16 日,该股首次涨停,此后在随后的 9 个交易日内 3 次涨停,股价一路高歌猛进。到 8 月 22 日,公司披露芯片企业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通过受让股权加增资的方式收购其控制权的消息,这一公告如同导火索,点燃了股价暴涨的燎原之火。复牌后的天普股份开启了疯狂的涨停之旅,直至 9 月 18 日,已连续走出 12 个涨停板,股价从收购公开前的 26.6 元上方,一路拉升至 83.6 元。
内幕知情人的精准买入
在天普股份股价飙升的背后,内幕信息知情人的交易行为显得格外刺眼。9 月 17 日,天普股份称,经自查发现,在今年 2 月 14 日至 8 月 14 日间,共有四名内幕信息知情人先后买入该公司股票。其中,储善岳为时任董事、财务总监陈丹萍配偶,陈燕秋为监事唐全良配偶,李志奇是中昊芯英间接股东,其配偶李慧云也因关联关系被登记为推定的内幕信息知情人。
储善岳和陈燕秋买入数量较少且时间较早,陈燕秋在 4 月 8 日第一次买入仅 100 股,隔日卖出后 4 月 21 日再次买入 100 股;储善岳于 4 月 9 日买入 600 股,持有两周后卖出。而李志奇夫妻的交易行为则更为引人注目。李志奇在 6 月至 7 月期间先后买入五次,金额从最初的每次 100 股,到后来的 1200 股、5000 股,交易金额总计约为 14.5 万元。李慧云交易频率更高,7 月中旬到 8 月初,共有 6 次买入动作。7 月 10 日,正值天普股份新一轮上涨启动,她第一次买入 3600 股,5 天后卖出,隔日又分三笔共买入 2.31 万股。此后,在 7 月 30 日、8 月 6 日,分别投入 46.16 万元、53.13 万元买入股票。值得注意的是,李慧云最后一次买入距离天普股份披露控制权转让仅 8 天时间。若按 9 月 10 日收盘价计算,两人所持股份市值已超过 330 万元,收益率接近 2 倍。他们买入时点的精准把握,让人不禁对其交易动机产生怀疑。天普股份坚称这些人员交易行为发生在内幕信息形成或知悉之前,不属于内幕交易,但如此巧合的时间节点,实在难以消除市场疑虑。
神秘买家的提前潜伏
除了内幕信息知情人,更有神秘买家早在控制权转让前就已悄然布局。龙虎榜数据显示,7 月 28 日,在天普股份股价首次大涨期间,华泰证券总部买入金额高达 2648.59 万元,占当天成交额的 4.88%;中信证券杭州凤起路营业部买入额 2555.53 万元,占比 4.71%。此外,开源证券西安西大街营业部、国泰海通证券总部、高盛(中国)上海浦东新世纪大道三个营业部也位居买三至买五,这五个席位当天均为净买入,卖出额为 0,合计净买入额约 9955 万元,总计占比在 18.27% 左右。此后,中信证券杭州凤起路营业部自买入后便再未现身龙虎榜。按照天普股份最新收盘价计算,如果该席位一直持有至今,其所持有的市值目前已经增加到 8000 万元以上,累计收益率超过 200%。这一神秘买家的提前潜伏,且在股价暴涨过程中始终未抛售,其对天普股份的信心与精准预判,令人费解,背后是否存在未公开的信息优势,也引发市场诸多猜测。
市场监管与警示
面对天普股份股价的异常波动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上交所 9 月 18 日晚间通报称,部分投资者在交易天普股份过程中,存在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投资者交易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依规对相关投资者采取了暂停账户交易等自律监管措施。天普股份也因股价异动及内幕交易质疑,多次收到监管问询。在 9 月 16 日回复监管问询时,才第一次披露李志奇等内幕知情人买卖股票的情况,在此之前,8 月 22 日复牌后的多次异动及停牌核查公告中,均未提及相关信息,这也让投资者对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产生不满。
天普股份这只 12 连板妖股的背后,提前潜伏的内幕信息知情人与神秘买家,犹如隐藏在黑暗中的暗流,冲击着市场的公平与秩序。监管部门的介入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可能的违规行为,但也为广大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在妖股诱人的涨幅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对于投资者而言,面对市场中的妖股,应保持理性与谨慎,切勿盲目跟风,以免成为被收割的对象。同时,监管机构也需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严厉打击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