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交所披露的一则消息在金融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7 月 25 日,科技巨头腾讯控股出手减持中金公司 H 股 496 万股,按照 21.16 港元 / 股的卖出均价计算,此次套现约 1.05 亿港元。
腾讯与中金公司的渊源颇深,早在 2017 年 9 月,中金公司宣布引入腾讯控股作为战略投资者。根据认股协议,腾讯控股认购中金新发行的 2.075 亿股 H 股,分别占中金发行后 H 股的 12.01% 及总股本的 4.95%,每股认购价格为 13.80 港元,总计斥资 28.64 亿港元。彼时,腾讯控股总裁刘炽平表示,期望与中金在产品及服务方面展开系列合作,包括向中金提供先进的金融科技,以及引入中金在财富管理方面的能力,为用户提供更佳服务。
在腾讯此次减持之前,其持有中金公司 H 股比例为 11.01%,而减持之后,持股比例降至 10.75%。从过往腾讯成为中金公司股东后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双方在业务合作上确实有诸多尝试。例如,2019 年 9 月,中金公司宣布与腾讯数码(深圳)有限公司以及腾讯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的一家全资附属公司订立股东协议,双方同意成立一家合资技术公司,旨在把握财富管理领域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发挥各自在金融专业能力和数字化能力方面的优势。
然而,此次腾讯的减持行为也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测。从腾讯自身角度来看,近年来其在 AI 等新兴技术领域投入巨大。2024 年全年,腾讯资本开支 767.6 亿元,创历史新高,占总营收的 11.6%,研发投入达 706.9 亿元。2025 年以来,腾讯在 AI 领域动作频频,在刚刚落幕的 WAIC2025 上,腾讯的 “AI 全家桶” 全面亮相,覆盖基础设施、模型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 AI 图景全面铺开,公司还明确了在具身智能业务上建平台的发展方向。或许腾讯需要回笼部分资金,以加大在这些高潜力、高投入领域的布局。
另一方面,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是腾讯减持的因素之一。尽管中金公司在行业内地位重要,但近期券商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变革。在市场竞争加剧、监管政策不断调整的背景下,券商股的估值和业绩表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基于对自身投资组合的优化以及对未来市场趋势的判断,做出了减持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腾讯减持中金公司 H 股的同时,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和中国公募巨头易方达基金却选择了增持中金公司。7 月 22 日,贝莱德对中金公司进行增持,增持后持有中金公司 H 股比例升至 5.01%。7 月 25 日,易方达基金买入了中金公司 714.44 万股,买入均价 21.44 港元 / 股,斥资约 1.53 亿港元,此次买入之后,其持有中金公司 H 股持股比例从 4.76% 升至 5.13% 。这种不同机构之间的操作差异,也反映出市场对于中金公司未来发展的不同预期和判断。
中金公司 2024 年年报披露,中央汇金公司是该公司最大股东,持有 H 股比例为 66.23%,占总股本 40.11%,腾讯减持前为中金公司第二大股东,阿里巴巴持有中金公司 H 股 10.66%,占总股本的 4.2%,位居第三大股东。腾讯的此次减持,虽然从持股比例来看,暂时不会对中金公司的股权结构稳定性造成颠覆性影响,但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对中金公司的信心以及短期股价表现。
从市场整体层面来看,机构投资者的每一次重大持股变动,都会传递出一定的市场信号。腾讯减持中金公司股份,无论是出于自身战略调整还是对市场前景的谨慎判断,都可能引发其他投资者对券商板块的重新审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下,这一事件或将成为市场各方重新评估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参考点。后续,中金公司如何应对股东结构的微妙变化,以及腾讯在减持后是否会进一步调整在金融领域的布局,都值得持续关注。